查看原文
其他

压垮孩子心灵的重担,真的只是应试教育带来的么

2017-01-06 Linda 爸爸真棒

本文的作者Linda(个人微信:Lindading2014)是“爸爸真棒“的老读者,是一位在外企驰骋多年,如今准备投身教育的妈妈。从加拿大返回国内后,她对比两国的教育,发现了一个与体制和课程无关的巨大差异——对孩子的态度是充满赞赏,还是极尽批评。 

   现在的学生,真的很苦很累。

作业太多睡眠不足,阅读太少成为做题机器,自理能力差、唯分数马首是瞻……面对这一切,家长通常的反应只是叹息一声“唉,应试教育,没办法啊!”——没错,应试教育是制度,我等平民百姓对此无能为力。

但是,孩子们背负的重担,真的都是应试教育带来的吗?

比如,面对孩子的进步和挫折时,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回国之后的“文化冲击”

今年7月份,丁丁在加拿大呆了整整5年后,回国读中学。刚开学的时候,我和一群新晋初中生家长坐在一起聊天,发现几乎每个孩子入学后都会从自己的老师口中听到这样一句话:

你们这届孩子是我教过的孩子中最差的!

家长老师互动的微信群,语言风格也很统一:永远的戒骄戒躁,谦虚谨慎。

孩子表现好的时候:要继续努力,防止下次成绩下滑!

孩子表现差的时候:要看清严峻形势,再这样下去,人生就完蛋了

这种情形,和在加拿大的时候,实在是太不一样了。


爱夸奖的加拿大人

陪丁丁在加拿大这几年,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加拿大人对孩子无所不在的“夸奖”和“赞美”。屁大点小事都能招来一片雷鸣般的赞扬,不但没原则,简直没天理!

——Yes, you did it!

——You are so great!

Fantastic, Fabulous等赞美之辞更是不绝于耳啊!

最经典的一次是丁丁上体操课,我在卫生间听到一段对话:

一个小孩奶声奶气地说:妈妈,我拉粑粑了。妈妈则用兴奋、充满赞扬的语气回答:Wow, you did it!

翻开丁丁的作业本,夸奖也是随处可见。

丁丁的小作文“我长大后要做什么”,得到了老师毫不吝惜的赞美。

▲丁丁改正了书里的印刷小错误,自然又是一通夸奖。


批评——我们的“惯用套路”

我有时想,你们这届孩子是我教过的孩子中最差的!”这句话,也许是一种“套路”。

就像聪明的培训师在课程开始前,通常会用“空杯心态”作为开场白的一部分:今天的课程也许有的学员已经听过或者已经了解,希望大家以空杯心态来听这次课……等等。这句话,可以说是培训老师给学员打的一个预防针,用来激发出学员内心谦虚谨慎的优良品质,从而减少自己受到challenge的风险。

而“你们是最差的”,也许是同样的一种“套路”。老师希望用它来激发出同学们知耻而后勇,奋发图强的斗志。

或者是如新领导上任前对新公司做的“摸底审计”,查出问题越多越好,问题越多,以后的功绩越大。

但无论如何,在加拿大呆了几年后,我开始觉得这句话很刺耳。


玛瓦·柯林斯的故事:赞扬的力量

1975年,玛瓦·柯林斯(Marva Collins在芝加哥自己的居所里创建了一所学校,说是学校,其实只有四个学生。当时,芝加哥市中心是出了名的毒品和犯罪蔓延的黑色地区,许多贫困青少年也跟着学坏、堕落。柯林斯的学生正是那些由于品行恶劣或者成绩太差而离开学校的学生。结果,她创造了奇迹。她的学生们慢慢不再想着街头的热闹,居然耐住性子在教室中学习。她的学生也从四个,变为成百上千,甚至开起了一所又一所的分校。曾经有两任总统邀请她担任教育部长,但她都拒绝了。她说:“我太爱教书了,我属于教室。”

到底是什么让这些街头小混混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之才呢?奇迹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Marva说:

从第一天上课的时候,我会不断重复地对学生说:我相信你,你能做好,你很棒,你能成功,你可以承担生活的责任,停止抱怨吧,停止抱怨社会,停止抱怨老师,停止抱怨父母,幸福和快乐就在你身上。 

当我的学生不守规矩的时候,我的惩罚是,我让他们写100个原因,说明为什么他们棒到要做那样的事,而且要按照字母顺序写:我很可爱,我很漂亮,我很勇敢....如果有谁再犯,那就必须要用另一个同义词,不能再用原来的词。

现在孩子们会对新学生说,我们已经厌倦告诉Marva我有多棒了。

▲美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玛瓦·柯林斯


“积极关注”的力量

Marva在教学日志里这样写道:

"Thereis a brilliant child locked inside every student."(每个学生内部都隐藏着一个优秀的孩子)

“Praiseis essential in developing the right attitude toward learning andtoward school.”(赞扬是培养学生对学习、对学校抱有正确态度的最重要的因素)。

Marva Collins的为师之道,与心理咨询中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很相似。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最早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之一——卡尔·罗杰斯提出的,也称为正向关注或者积极关怀。意思是指咨询者以积极态度看待来访者,有选择性地对来访者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光明面给予关注。

▲卡尔·罗杰斯,美国心理学会评选出的“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 位心理学家”中名列第六位。

Marva Collins 所做的,其实就是把这一态度扩大到对孩子、对学生、对遇到的每一个人身上。

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有的孩子也许数学能力不强,但他们可以是运动场上的健将;有的孩子也许阅读学得很慢,但他们可能和气友善、乐于助人;有的孩子也许在课堂上坐不住,但他们在课外活动中可能成为小领导者……

接下来,把这些成绩当作教育的突破口,鼓励孩子在各个领域追求成功。从而将孩子从一个硕果累累的果园引入到另一个硕果累累的果园。

而如果只以成绩一项指标作为评判标准,就相当于封住了孩子其他的突破口,从而导致孩子不但做不到“一荣俱荣”,反而“一衰俱衰”了!


勇敢自信的孩子是夸出来的

回到前面说的那些在“赞扬”声中长大的加拿大孩子们。

这些孩子,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信,他们认为他们值得被公平对待,所以在稍微受到一点点不公平对待的时候就会勇敢地站出来为自己发声。

他们看到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每一个人都独一无二。

他们坚信自己有能力改变自己也有能力改变世界

丁丁班级曾有个孩子产生了一个想法:要用自己会做沙拉的技能赚钱为非洲孩子捐款。于是他让妈妈买了一些沙拉罐子和沙拉原料,然后在学校贴出广告。开始的时候有好多老师订购,后来好多学生也开始订购……

这样的事很多很多。


“消极关注”的我们

而我们呢?

中国的父母,好像有着“消极关注”的传统。

从我自己说起,从小几乎没从父母口中听过夸奖,即使有时候有人夸奖我也被父母反驳回去。

比如如果有人说:小丽是个挺有想法的孩子。

我妈会说:啥想法,都是胡思乱想。

如果有人说:小丽挺爱读书。

我们就会说:和他爸一样不务正业,好高骛远!

然后,他们还会经常对我同学说:小丽单纯,大脑简单,你们照顾着她点。

积极关注能看到所有人身上的闪光点,消极关注呢,则可以把闪光点也变成缺点。

久而久之,遇到真的夸奖自己的话语,自己内心深处也开始用妈妈的口吻说:好啥好,你们看错了……

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的孩子所生长的环境,似乎并没比我当年好到哪里去。

我很怀念那些“幸福”的加拿大孩子们,以及老师们的无敌夸奖。

为了让我们的孩子多点自信,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把赞扬的喇叭吹起来呢?

      延伸阅读

夸孩子千万别再说“你真聪明”,试试这15种说法 - 来自斯坦福教授的忠告

内心强大的女孩是爸爸“夸”出来的 | 女孩教养

重述表扬:五个案例教你如何正确的表扬孩子


清华爸+复旦妈打造的原创教育平台

聚焦国际化教育和学习力研究


点击菜单栏,阅读我们为您精选的专栏文章;

或回复以下关键词找到您需要的:

国际教育 | 学习力 | 在美国 | 他山石 | 爸爸说 

优学习 | 好习惯 | 特会玩 | 心成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